|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林业局 > 林业信息 > 队伍建设 > 正文内容

父亲的汉剧情结

发布时间:2011-09-28 09:18作者:

近些日子,年近8旬的老父亲情绪格外高涨,精神异常矍铄,如同回到了几十年前,且整天忙碌的像是还没有退休,我知道,这一切源于沉寂的汉剧又得到复苏,父亲又可以唱他喜爱的汉剧了。

父亲出生于1933年,祖籍旬阳神河镇,他从小酷爱汉剧,爷爷曾是当地首富,且有着很深的艺术造诣,也许受之熏陶的缘故吧,父亲小学四年级时就表现出独有的艺术天赋,他曾参加过学校组织排练的抗日斗争戏“张大报仇”、“慰劳抗日将士”、“胶东呼声”等剧目都扮演主角唱“二黄戏”。之后,在旬阳城隍庙会的一次演出中,即将初中毕业的父亲又偷偷从学校跑去参加演出,当一折“公孙胜辞山”由父亲扮演宋江角色的一长段西皮二流唱腔完毕后,就博得了全场阵阵热烈的掌声。当年,父亲年仅十六岁。1949年,父亲被招进安康军分区警备司令部文工团汉剧分队,他又在古装戏《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和现代戏《兄妹开荒》、《军民一家》等节目中担任不同角色,为各县起义部队战士做演出,普遍得到好评。1951年,汉剧分队被遣散了,父亲便回到神河老家成了地道的民间艺人。此后,无论左邻右舍还是方圆几里有红白喜事,他都被人家请去吹拉弹唱,从不推辞。这期间,他更加专一且专心地跟着当地人学习京胡演奏,并以其极强的艺术悟性很快成了当地京胡弹奏的权威人物。

19605月,旬阳成立汉剧团,父亲被抽调到剧团工作,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之后,他担任汉剧主弦拉京胡、曲谱教唱等,正当父亲的汉剧事业处于蒸蒸日上的旺盛时期,1966年冬天,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父亲被迫再度离开剧团,离开他喜爱的汉剧,他又一次回到神河老家农村,此去12年,他一直用他的京胡和自己的文艺才能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着。

1978年春天,父亲被一纸调令重又调回阔别已久的旬阳县汉剧团,迎来了他事业上的春天,在这里,他会同艺术同仁一道排练大型传统戏《黄天荡》、《清风亭》、《狸猫换太子》等一大批优秀剧目,足迹遍布全县各个角落,同时被选送省、市汇报演出,均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时期,父亲对七岔子、大筒子、道情、汉剧、迷胡等曲谱进行分类研究,将迷糊加入道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一种接近于秦腔的崭新戏曲,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他广招学员,自编打击乐教材,搜集整理有关汉剧材料,不断钻研汉剧曲谱、唱腔等知识,并成为剧团的中坚力量。1989年,旬阳汉剧团“解体”,父亲被分配到县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辅导、戏曲音乐创作以及主弦伴奏等工作,他积极开办乐器培训班,认真编印打击乐教材,并积极辅导社区及乡镇文化站开展文艺活动。父亲为人随和,且乐为人师,无论谁请他做老师,他都认真对待,特别对于那些有基础和潜力的弟子更是倾注心力,全力培养,将艺术的火种点播到每一个喜好艺术的人身上,使其发扬光大并得到传承。

19936月,60岁的父亲年满退休,本应该好好休息下来的他却一直没有脱离汉剧事业,他经常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并积极为一些曲艺节目作曲、伴奏,其作品曾多次在省市县获得大奖。之后,为了弘扬汉剧这一传统文化遗产,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父亲又与他人共同编印了《旬阳汉剧集锦》一册,同时与汉剧老艺人一道培训少儿汉剧班,排练汉剧专场,还积极担任县城关一小汉剧兴趣班教师。就这样,父亲将艺术当做一粒种子,撒播在他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直到开花结果。

后来,父亲相继参加了诸多文艺活动,在应邀参加的安康汉滨区汉调二黄邀请赛中,通过层层选拔,最终他自拉自唱的传统汉剧《南阳关》,一举获得大赛专业组第二名,时年,父亲已年满74岁。

今年5月的一天,一度乐观康健的父亲突患脑梗塞被送往医院抢救,在病床上昏迷了两天之后,父亲的眼眶深陷了,变得异常憔悴和虚弱,清醒之后给家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坏了,我再也唱不了汉剧了。”尽管吐词不清,可我们还是听了个真切。那一刻,我看到父亲眼里滚动出浑浊的泪水,显现出一脸的茫然和绝望,我的心疼了,真的是一种揪心的疼!此间,我们兄妹几个轮流照看着他,他躺在那里打着吊瓶,等到病情得到控制之后,他一个人在病床上口中念念有词,且时不时地挥动着手臂,有好几次崴掉了针头,手背上肿起了很大的疙瘩,尽管我们不断地叮嘱他不要这样做,可他依然不屈不挠地重复这种动作。有一天,主治医生将二哥叫到一旁悄悄地告诉他:“看样子老爷子神志不清,很有可能是老年痴呆症,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二哥对医生的这种诊断极为不满,据理力争道:“不会的,我们感觉他一切正常,现在只是治疗期,等恢复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医生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去。一周之后,父亲的病情慢慢得到好转,虽然整个人消瘦了许多,可笑容却重新写在了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尽管他言词严重不清,可总是不停地闭着眼睛自言自语。看来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父亲确是神志不清了,满嘴的胡话又怎不是老年痴呆症的症状?我们兄妹几个只能尽心尽力地关照着他,慢慢地,他开始与我们有了正常交流,我们全家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欣喜和激动!可有一天,情况又出现了异常,父亲又开始在那里无所顾忌地言语和舞动了,我轻轻地走到他的床前,小心翼翼地问他:“爸,你一个人在说什么呢?……”父亲猛地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从容而微笑地说:“我在练习唱汉剧,看还能唱不,我还试着拉弦子,看来都没问题。”啊!我们兄妹几个恍然大悟,原来父亲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且不停地舞动着手臂,是一直在念挂着他的汉剧啊!父亲,你让我们该说些什么呢,看来汉剧对于你比你的生命还重要!

如今,父亲已是市、县汉调二黄代表性传承人,且成为全县汉剧培训基地的专业辅导教师,父亲在汉剧事业中饱经磨砺,如同他的命运一样坎坷,可他在汉剧事业中的成就却是辉煌的,这不仅表现在他的汉剧音乐创作和音乐伴奏上,重要的是他对汉剧、道情等地方戏剧的音乐理论研究,他创作的地方小戏和地方曲谱极具地方特色和风韵,在民间广为传唱。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找到父亲请他教唱汉剧,父亲总是欣然接受,有时候一连教唱几个小时,他都没有显现出丝毫倦意,作为女儿,我知道,只要唱起汉剧,父亲永远都不会觉着累!

父亲不仅热爱汉剧音乐,重要的是他关注汉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更关心汉剧事业的命运!他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延续这个传统的剧种培养好接班人,让汉剧这颗传统的戏曲艺术奇葩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全市上下振兴汉剧的热潮中,父亲整天曲不离口,弦不离手,我知道,父亲的艺术生命又将迎来自己灿烂而又明媚的春天。

主办单位:安康市林业局 联系电话:0915-3213118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6714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37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