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鸟儿,平常很少有人注意它,因为春夏季节很少见到。但是,每年的秋冬草木凋零,各种植物果实和草籽成熟之时,你便可以看到这种鸟成群结队的大部队,它们叽叽喳喳叫着,黑压压从天空飞过,又密密麻麻地降落到灌木丛、草丛中啄食植物果实、草籽,很嘈杂。有人走近,便扑棱棱集群起飞,迅速与人类保持安全距离。
笔者家乡将这种鸟儿称为“雪雀儿”,意即只有在万物收藏的冬天,才能看到。这种鸟就是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一种化龙山地区的留鸟,为雀形目鸦雀科鸦雀属鸟类。它头部和翅膀棕红色,背部栗色或灰棕色,尾巴深褐色,喉部和胸部粉红,腹部灰白泛红,虹膜暗褐色,嘴脚褐灰色,其余部分黄褐色、褐色不等。主要以昆虫、多足纲、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以及植物果实、种子为食。在化龙山常栖息、活动于海拔600-2000米的灌丛、草丛和林缘,国内分布广泛。
棕头鸦雀个头很小,你可以用“小不点儿”来称呼它。如果真要用什么物体来形容一下大小,只能说单个的个头接近乒乓球那么大小,也许还稍小或稍大一点儿。
大多数鸟类对人类的警惕性都很强,棕头鸦雀是典型代表了。它总是与你保持着一定距离,不允许人类靠得太近(有的资料记载它胆大,不甚怕人,也许是地域、亚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即使是啄食时,也会一边吃一边抬头观察四周动静。而且,它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刻也不安静。在灌木丛或草丛中,总是上跳下窜,或者在草丛里不停地重复着抬头观察、低头啄食的动作,要么就是一边叫着一边蹦蹦跳跳、跑来跑去的。它们在觅食时稍微感觉有不妥的情况,或者听到异响,便立即飞离,绝不犹豫。
我的感触是,要想用相机拍好这种鸟,你必须要有充足的耐心,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才行。有很多次,我拿着相机追着棕头鸦雀跑,还是没有拍到理想的照片。
有年初冬,下决心专门拍一次棕头鸦雀,于是到化龙山脚下青龙沟去,那里面植被相当丰富,灌草丛特别多。笔者蹲了一早上,好不容易拍了几张自认为还过得去的照片,回来导入电脑后,发现多数还是不太清楚,只有两三张勉强可用。
笔者研究化龙山的生物多样性有年,但没观察到棕头鸦雀筑巢、产卵、繁殖等情况。有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多观察了解,记录、总结和掌握棕头鸦雀的习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