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的对外贸易历史中,“茶三万担易边马三万匹……”标注着汉中茶叶曾经的盛极一时。如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茶产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2011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达到32万吨,数量和金额都创历史新高,绿茶是我国主要出口品种,有关茶叶科研机构测定,汉中名茶氨基酸含量达4%左右,咖啡碱4.5%左右,茶多酚40%左右,水浸出物达46%以上,有较好的品质表现。然而,具有丰富优质绿茶资源的陕西出口量却寥寥无几,令人唏嘘。
可以这么说,没有强势的区域品牌,一个地方茶产业只能沦为强势品牌茶区的原料供应地,而就当前而言,这点态势现已初见端倪。为帮助陕西省茶叶企业提高知名度,打开国际市场,支持鼓励茶叶产品出口的规划、措施接连出台。
2008年,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关于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将茶产业发展作为七大工程之一,加大投入,重点推进,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009年,国家实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陕南茶区被列入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发展区域,为我省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2012年,《陕西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讨论稿)出台,陕西茶叶走出陕西已经划定明确的时间表。
这个振奋人心的规划昭示着陕西茶产业的下一个春天即将来临。
“近年来,陕西省茶产业发展很快,但主要是内销,少有出口。从今年开始,陕西茶叶出口要实现大的突破”。日前,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国龙在陕西省茶叶企业外贸业务知识培训会上如是表示。
为配合本次规划出台,谋划陕茶出陕的步伐正在加快,有消息称,陕西省商务厅将拟定出台关于“一业一策”支持全省茶叶出口的政策措施,加大茶产品进出口企业财税和信保及金融支持力度,联合省财政厅、检验检疫局、海关共同把陕西茶叶出口作为对外经济贸易重点支持项目。
到2020年,全省计划新增茶园140万亩,总面积达到280万亩,茶叶产量增加10万吨,实现生产总值150亿元,茶农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通过联合,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建立产业联盟,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势品牌,力争1至2家企业成功上市,打造3到5个国内知名品牌。同时,以茶园观光、度假休闲、茶文化展示等为主的茶旅游开发有突破性发展,使茶产业从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茶农人均年纯收入从2000元到10000元的倍增计划已经可以提前实现。
以西北地区最大的产茶县西乡为例,该县茶园分布在18个镇211个村633个组中,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的农户近5万余户,户均拥有茶园5亩以上,涉及人员约18万人。茶园面积已达23.75万亩,年产茶叶5903吨,实现产值7.15亿元。该县茶农人均增收2273.3元,占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9.8%,每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7.2万人,增加劳务收入2.18亿元。
陕西南部地区作为我国罕见的高香茶区,茶叶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农业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