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以来,总体工作进展良好,部分县区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已顺利进入确权勘界阶段。为了进一步掌握各地林改工作动态,详细了解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近日,市林改办深入部分县区、乡镇进行调研,通过与当地村组干部和村民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反映出各地林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传工作不够深入,重点不突出。宣传工作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是营造良好改革氛围,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信心,打消广大农民群众疑虑的关键之举,事关改革成败。目前,各地采取的宣传方式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召开会议,刷写、张贴标语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等。然而,大多数农村地区看到的电视、听到的广播都是中省一级的新闻媒体,市县电视和广播都接收不到,所了解的主要是中央和省上有关政策,报纸也只是一村一份,并且只有村干部可以看到,大多数群众无法通过大众媒体来了解地方和基层党委、政府有关林改的政策、规定,加之,个别地方只注重干部的宣传教育而忽视了对基层群众的宣传工作,致使部分群众对林改的认识比较模糊。
二、部分干部有畏难情绪,林改工作热情不高。一些干部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精神领会不深,担心明晰集体林业产权将触及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担心林改后森林资源管理难度增大,可能会引发乱砍滥伐,怕到头来是“出力不讨好”,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对待工作不积极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改工作的整体推进力度。
三、个别地方群众对林改关注度不高,参与性不强。调研中发现,个别地方的群众对本次林权改革思想上不关心,行动上不积极。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群众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林业产权到户后自己享有的权利到底有哪些?究竟能够得到什么实惠?二是认为分给自己林地的林业经营效益低,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于是就产生了分与不分一个样、分多分少一个样的“无所谓”思想;三是认为林改是政府的事,政府让分就分,不让分就不分,和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这些对林改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群众参与林改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乡村两级林改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触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稳定与发展大局,因此,必须要有一支吃透政策精神、基层经验丰富、精干高效的队伍。截至目前,各县区、各乡镇都成立了林改办公室,乡、村两级都配备了林改工作人员。但目前乡村两级林改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工作人员对涉及林改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对林改的工作流程也没有真正的掌握,这将对下一步林改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很大影响。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各地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林改工作的不利因素,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一是进一步强化宣传,坚持舆论先行。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刷写标语、发放明白纸、公开信等形式,重点是采取召开村组群众会和发放明白纸、公开信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特别是林改的各项政策法规,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真正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消除基层乡村干部的担心和疑虑,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林改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要继续按照“县区党政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组织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林改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调研抓点,及时发现和解决林改中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合力推进林改工作。各乡镇、村组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改革方案和承包方案,明确完成林改的时间和步骤,并采取包村、包点的办法,明确具体责任人,把林改各个阶段的工作落实到位、到人。
三是搞好阶段培训,规范工作程序。加强业务培训,组建一支精通政策和业务的队伍是林改的重要保障。可采取集中培训或现场观摩等形式,组织参与林改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法规政策和工作标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真正成为懂政策、通业务、能干事的林改队伍。
四是依靠典型带动,积极稳妥推进各项工作。各地可以考虑在每个乡镇选择村班子硬、林地遗留问题具有代表性、条件成熟的村搞好试点,通过试点,统一思想、统一步骤、统一工作标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加强跟踪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协调力度,确保各项改革政策和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五是强化督导,建立激励机制。要建立经常性的林改督导机制,抽调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农村政策的同志组成专门督导组,深入乡村,深入地头,督促林改工作进度,检查林改工作质量。对工作进展较快,完成质量良好的乡镇,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对于工作迟缓、敷衍应付的乡村,给予通报批评,督促林改工作尽快铺开。同时,要定期召开林改工作调度会,通报林改工作情况,解决改革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