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林业局 > 林业信息 > 资源保护 > 正文内容

化龙山再添鸟类新纪录—小太平鸟

发布时间:2013-03-09 13:45作者:

201335中午,笔者在化保局机关楼顶向后山观鸟时发现45只的一群颜色鲜艳的小鸟在树梢间跳跃,立即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是一种保护区未记录的鸟种,遂用相机拍下后对照《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经鉴定为小太平鸟。该种极有可能为陕西省新纪录鸟类。

小太平鸟(Bombycilla japonica)又名十二红、红连雀,为鸟纲太平鸟科鸟类。体长约16厘米左右,雄雌同形同色。成鸟额部及面部前端为栗色,向头后部颜色逐渐变浅;额基部、眼先、眼周及眼后部有黑色纹带,颌部亦有黑色区域;枕部黑色,与贯眼的黑色区域相链接,形成环绕头部的黑环且后枕部的黑色羽毛稍长,形成冠羽;头顶亦具细长的簇状羽冠,这条羽冠常常覆盖在枕部的黑色羽区上,一般无法看到环绕头部的黑环,同时也掩盖了枕部黑色羽毛形成的冠羽。若处于兴奋状态,头顶的冠羽会树起,就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黑色环带和冠羽;上背和肩部的羽毛灰色,略沾褐色;腰部及尾上覆羽纯灰色,且颜色越向尾部越深;尾羽基部的颜色灰色向端部颜色逐渐加深,至近端部颜色至黑色,尾羽羽端为宽约8毫米左右的玫瑰红色端斑,颜色非常鲜艳;翅上初级覆羽端部的颜色与尾羽端部一样,为鲜艳的玫瑰红色,初级飞羽接近黑色,端部朱红色;次级飞羽羽轴特化伸长出羽片外约8毫米,形成扁片状蜡质红色突起;胸部为褐灰色;腹部灰色;尾下覆羽则为鲜艳的栗色。虹膜紫红色;嘴黑色;脚、爪黑色。与太平鸟相似,区别在于太平鸟的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尾下覆羽栗色,尾尖端黄色,翅上翼带黄色。

小太平鸟栖息于海拔900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针叶林、阔叶林中。迁徙及越冬期间成小群在针叶林及高大的阔叶树上觅食,常与太平鸟混群活动。一般生活习性与太平鸟相似,以植物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秋、冬季所见的食物有卫矛、鼠李等。性情活跃,不停地在树上跳上飞下。除饮水外,很少下地。小太平鸟在我国所见的种群数量比太平鸟少得多,一般属稀有种。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夏候鸟旅行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旅鸟、冬候鸟);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台湾(冬候鸟)。国外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阿穆尔河下游、库页岛,日本,朝鲜半岛等。

 通过保护区的三次科考,目前已记录的鸟类已达210 多种。小太平鸟的发现说明化龙山尚有多种未知动物资源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使保护区的资源本底逐步完善,为将来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主办单位:安康市林业局 联系电话:0915-3213118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6714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37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