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破解瀛湖库区消落带治理难题,绿化消落区,增添汉江秀色,
调研组沿库区上游勘察了30公里消落带的地形情况,看到江岸两侧紧靠水面的部分,大部分是光秃秃的裸露地表,与消落带之上的郁郁葱葱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郭家河村、清泉村、集中村区域实地查看消落带生态情况,当前水位320米与正常蓄水位330米之前形成落差10米,在消落区观察残存的一些树木,有麻柳树、乌桕树,还发现有桑树,经过仔细辨认这些桑树品种不仅有本地品种油桑一号、实生桑,还有胡桑、果桑等,桑条正处发芽期,有一些早生桑树经江水长期浸泡后桑芽仍已脱苞,进一步发现有个别桑树高达十几米,有些老桑树一部分粗根裸露在江边上,一部分根系深深扎在靠岸的岩石上,询问本地村民,了解到桑树是在瀛湖库区淹没之前栽植的,这些桑树每年在淹没100天后仍然茁壮生长。
专家们一致认为,从库区现场查看桑树在消落带生长情况,可以初步断定桑树具有较强的耐水淹性能,桑树休眠和生长发育节律与库区水体涨落规律相符,桑树应是瀛湖库区消落带生态治理的优质树种,在合适区域的消落带栽植饲料桑和果桑,不仅有利于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实现汉江两岸一绿到底,而且促进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库区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并建议下一步重点在瀛湖库区325-330米水位高消落区域开展桑树耐淹性和栽管防浪、防冲技术试验研究。
据了解,为了破解消落带治理难题,国务院三峡办2009年在重庆市开县实施了“沧海桑田”生态经济建设工程科研项目,目前已在170-175米消落带建立库岸防浪、防冲饲料桑防护林1100亩,在175-225米库岸区域发展以饲料桑为主的多元化生态经济林12000亩,经过两年多努力,“沧海桑田”生态建设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