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石泉县蚕种场组织开展石泉县蚕桑文化培训,重在弘扬石泉蚕桑文化,进一步挖掘该县蚕桑文化潜力,为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推动蚕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该县蚕种场全体干部职工、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部分干部、石泉县雨花蚕丝品公司职工参加了培训。
培训邀请石泉县蚕桑文化协会会长李佩今等老师讲授,培训从历史典故、文物史料、诗词歌赋、民间谚语、神话故事等多方面对该县的蚕桑文化进行了梳理讲解,使广大蚕桑技术干部品尝到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石泉蚕桑生产始于商州,鼎盛于汉唐。1984年,在该县池河镇谭家湾村出土的鎏金蚕被考证为汉代鎏金蚕,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证明汉唐时期蚕桑生产已在该县广泛开展。到汉武帝元狩四年,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贯通我国西北与西欧的“丝绸之路”,当时石泉的子午古道与西域丝绸之路是相通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也推动了当时石泉的蚕桑发展。从古到今,石泉就有“开蚕门”“关蚕门”的风俗习惯,反映了当时的蚕乡生活面貌;流传到今的还有“绣荷包”、“小货郎”、“十字绣”等民歌,体现了古代年轻蚕农的爱情生活和丰富的文化生活;在民间,现在仍流传“男采桑,女养蚕,二十八天见现钱”“东赚钱,西赚钱,不如山沟栽桑园。”等脍炙人口的谚语。清末民初,石泉土法缫丝的就有一百多家,现在的银龙丝银坝村就是因为当时能缫得色白如银的蚕丝而得名。
蚕桑产业多年来一直是石泉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到2008年,全年养蚕发种达到9.3万张,产茧量达316万公斤,发种量和产茧量均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期间,石泉县委县政府将蚕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稳固了西北蚕桑第一大县的地位。目前,全县已形成育苗栽桑、养蚕制种、缫丝织绸、副产品开发一体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该县蚕种场不断通过技术更新,转变思路,使蚕种质量不断提高,所生产的“天虹”牌蚕种不但得到了广大蚕农的认可,也创出了一条名牌产品之路;在生产闲散季节,蚕种场技术人员广泛参与到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工作中去,为提高蚕农养蚕技术作出了贡献;通过开发蚕丝被、蚕沙枕、桑叶茶、雄蛾酒、蚕蛹食品等蚕桑副产品,既延伸了产业链条,也弘扬和丰富了蚕桑文化。2014年,该县将正式启动蚕桑文化公园和蚕桑文化馆建设,通过将蚕桑文化与生态旅游的有机融合,以旅游资源、文化资源、蚕桑产品的大融合,借助“鎏金蚕故乡”这张品牌,将有力提升文化旅游的“精、气、神”,传播和传承蚕桑文化,推动该县的文化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