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林业局 > 要闻动态 > 林业动态 > 正文内容

石泉:天保工程撑起农民增收一片天

发布时间:2008-12-05 10:25作者:

素有“金蚕之乡丝绸源头”之美誉的陕南石泉县,自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坚持把该项工程作为促农增收的“民生工程”来重点实施,兼顾工程建设的公益性、效益性、制度建设的科学性、舆论宣传的针对性、依法管护的强制性、自身管理的规范性,精心组织、重点推进,取得了生态保护与促农增收双赢效果。

 

截至2008年,该县累计完成天保公益林建设20.14万亩,完成工程建设投资2200多万元。全县100.13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末的47.1%提高到2007年的67.8%,增长20.7个百分点。同时,该县找准天保工程建设与农村产业建设的结合点,形成了以蚕桑为主,以茶叶、桑枝食用菌等为辅的林业产业建设体系。特别是十年天保工程使该县累计新建、改良密植桑园近10万亩,使全县7万农民养蚕量达9.3万张,带动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由1999年的4.59亿元增长到2007年10.07亿元,增长幅度119.3%;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1227元,增长到2008年的2800多元。 

产业是林业发展的灵魂。该县在实施天保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兴林富民抓产业”的路子,充分利用桑树既为经济林,又具绿化效果的特性,将天保工程与林业产业紧密结合,形成了以蚕桑为主、桑枝食用菌、苗木花卉等为辅的一业带多业、多业促一业的大林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年养蚕发种达到9.3万张,产茧3000吨,蚕桑收入1.2亿元,蚕桑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养蚕农户户均蚕桑收入3000多元,人均830元。该县林业部门是全县蚕桑生产的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其结合天保工程在发展蚕桑产业中抓基础、强服务、建龙头、定目标的做法,使确立的 “一县一业抓蚕桑”、“建蚕桑大县,创西北蚕桑第一”发展目标逐步得到实现。

第一、抓基础,大手笔兴建万亩桑园基地。做强蚕桑产业,桑园建设是基础。当初,全县虽有“铺天盖地栽桑,千家万户养蚕”的势头,但一度受茧丝绸市场疲软的影响,栽任务桑、毁成林园等现象十分突出,为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组团到江浙、广西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引导蚕农算帐对比,坚定了“低潮大发展、高潮大受益”的信心。为变应付桑为效益桑、变零星桑为密植桑、变“五边桑”为田园桑,坚持“三个舍得”即舍得集中领导干部力量全力进行主抓;舍得用好田好地集中连片建设丰产桑园;舍得投入资金对大镇、大村、大户进行奖补扶持,全县30余名县级领导、80余个县直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领导抓样板、干部抓示范、乡镇主抓、部门包帮进行栽桑建园,通过推行支农资金捆绑、县级财政奖补等激励政策,仅去冬今春就新建高标准密植桑园1.5万亩,全县建设标准化桑苗繁育基地1600亩,新发展万亩以上桑园乡镇1个,5000亩以上的乡镇3个,1000亩以上的基地村40个,桑园面积累计达到10万亩。其中,基本达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要求的池河现代蚕桑示范区成为其他发展区的“样板”,通过实施分类指导,淘汰凑数的、处罚撂荒的、流转闲置的、改造老劣的、补齐密植的、新建配套的,夯实了效益桑园面积。

第二、抓服务,大规模推进强村大户建设。该县坚持以蚕农为本,着力在创建协会、土地流转、桑园集约、规模养蚕、强村大户、科技推广、奖励扶持上强服务、求突破。县财政每年整合支农资金500多万元,投入到蚕桑建园、蚕室建设、蚕农培训及农机具购置等。同时,为整合力量,强化保障,明确要求全体县级领导在所联的乡镇包抓一个强村、帮扶两户养蚕大户;实行一部门或多部门包抓一个村、党员干部包抓一个大户,选派1000名党员帮包1000户养蚕大户,选派科技特派员到蚕桑发展薄弱乡村建立示范样板;对养蚕达到一定规模的强村,提高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经济待遇;同时,按年养蚕1500张以下的村配备1名、年养蚕1500张以上的村配备2名的标准为各村配备村级蚕桑技术辅导员;实行领导小组、督查考核办公室、纪委监察“三线”督办,把蚕桑产业发展与政绩,行政效能、干部作风和干部任用直接挂钩,严格兑现奖惩;大部分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闲置土地、桑园向蚕桑大户合理流转的有关暂行规定和办法,合理划分蚕桑发展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生产发展情况,确定了不同的强村大户标准,调整了目标责任考核、奖励扶持、桑园流转等政策,将工作重点放在配套蚕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蚕桑发展风险基金,开辟蚕茧收购“绿色通道”,推行保护价收购蚕茧政策等,真正让蚕农受益,全县现在年养蚕10张至100张的养蚕大户有2000多户,养蚕300张以上的大村160个,这些大村大户的养蚕量占到了全县的75%,“强村大户”在该县应运而生。

第三、抓龙头,大开发促推产业“提效”“升级”。产业发展快,全靠龙头带。该县为充分发挥生产优势、品牌优势、竞争优势和效益优势,通过壮大龙头企业,丰富产品内容,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引导蚕农走出“高峰赶,低谷怨”的怪圈,培育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近年来,该县一直把培植和扶持蚕桑加工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蚕业生产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措施,县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鼓励、扶持发展桑蚕生产和蚕茧加工龙头企业,对从事蚕茧生产、加工、经营的外来投资者,给予税费、用地、经营等方面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县蚕种场投资600万元的年产30万张蚕种生产扩建项目正在建设中;天宏、天成两大茧丝企业通过技能扩改,年收烘、加工蚕茧3000吨,为蚕农增收6000万元的同时,自身也壮大成了年产值过亿元的蚕桑龙头企业。同时,县上狠抓全民招商,新招商引进的浙江天新公司投资7500万元自动缫丝生产线和捻丝生产线已正式投产,引资2200万元的桑葚醋饮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金鑫桑枝食用菌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已带动全县蚕桑大户发展桑枝食用菌595万袋,为蚕农增加收入1500万元。全县10多个蚕桑龙头企业的工业产值也突破了1.5亿元。县上还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共建的石泉蚕桑科研教学基地平台,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优势,深层次进行桑枝高密板、桑叶食品、桑葚饮料、五彩丝茧、彩丝产品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蚕农也通过利用桑枝、桑叶、桑果、蚕沙、蚕蛹、蚕茧等开发的高端产品获得更多收益。

第四、定目标,大思路形成“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按照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县委、县政府又下发了《关于继续推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转变蚕桑发展方式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蚕桑作为全县 “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再次响亮提出,并核心指出要实现“三个四”,即:坚持以蚕桑产业发展模式的“四个转变”为指导思想(由传统蚕桑向现代蚕桑转变、由整县推进向分区指导转变、由千家万户养蚕向强村大户转变、由规模发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提高蚕桑产业的“四率”为切入点(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产品优质率),以发展蚕桑产业的“四化”为根本目标(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经营集约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市场体系产业化),着力构建集育苗、建园、制种、养蚕、收烘、缫丝及丝产品深加工、副产品开发为一体的现代蚕桑产业新格局。

石泉蚕桑产业不断壮大,实现了生态效益的双丰收。预计五年以后,全县养蚕量将达20万张、产茧7000吨、实现综合收入4.5亿元。

 

 

主办单位:安康市林业局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5-3213118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6714号 网站标识码:6109000037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