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市委、市政府按照“兴林富民”战略部署,在宁陕县开展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市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由此拉开了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幕。
四级书记抓林改
林改是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一场重大革命,涉及全市250多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安康的长远发展。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市委书记刘建明、市长方玮峰、市委副书记崔光华等市领导多次主持会议部署林改,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林改,明确提出主体改革“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为此,市上及时成立了主管市长薛建兴任组长、14个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林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市上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流程、时间安排、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了林改工作稳步推进,不走样子。随着林改的逐步深入,县区、乡镇、村组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还权于民;以人为本,让利于民;规范操作,积极稳妥;统筹谋划,持续发展。
把林权证颁发成铁证
要一次成功,不能反工重来是宁陕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重要启示。全市共有199个乡镇(办事处)、2459个村、15972个村民小组250余万农户以及近3万名干部职工参与林改,涉及集体林地面积2218.2万亩,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77.1%。林改开展来,90%以上的农民对集体林改的主要政策都了解和掌握,村组召开集体林改内容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累计3万多场次,村民参会和签字的比例均达到了90%以上,250多万农民参与集体林改,95%以上的农民表示很满意。[NextPage]
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六县区受表彰
截至2010年底,我市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改革基本完成,2218.2万亩集体林地都有了明确的归属,分山到户比例达到了87.54%,顺利实现了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改革工作取得骄人成绩。2008年,宁陕县率先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受到了国家和省集体林改小组的充分肯定,并在2010年10月初召开的全国百县经验交流会上被表彰为全国集体林改典型县。汉滨、紫阳、岚皋、镇坪、旬阳五县区和安康市林业局分别受到省林改办的通报表彰,其中,紫阳、岚皋、旬阳三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林改先进单位。
领到林权证不等拿到财富,配套改革任重道远
宁陕县林业产权交易大厅已建成运营,石泉县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在总结宁陕经验的基础上已全面展开,各地森林资源流转、林木采伐、森林保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配套措施改革正在探索前行。“十二五”期间,我市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将多渠道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林业建设,并稳步推进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创新,完善流转制度,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搭建林业产权交易平台,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大力推动政策性保险,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现代林业产业建设步伐。
而今迈步从头越,兴林富民正扬帆
林业建设着手农民增收,主攻经济林产业。按照川道茶蚕果经济林产业区、低山丘陵干杂果及木本油料产业区、中高山干坚果药材及防护林水源涵养区三大规划布局,以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汉江绿化、中幼林抚育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为支撑,重点发展蚕茶果、森林旅游、木竹加工、苗木花卉、生物质能源、森林中药材等6大绿色产业。镇坪县洪石乡云雾村万志国承包的集体林地,多年来一直没有进行治理,林改后他一次造林120亩,带动了全村群众造林,该村当年造林2000余亩,利用林地种植药材1600多亩;白河县麻虎乡太和村黄江海长期在外打工,林改分得林地后马上回乡投资150万元,建成核桃园500亩,成为当地回乡创业、发展林业产业的带头人;宁陕县旬阳坝镇大寺沟村群众利用林下种植猪苓3.8万窝,组建了专业合作社,预计三年后产值可达一千万元,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又一个新的亮点。
我市林业 “十二五”发展目标已经敲定,即,到2015年,全市将完成营造林3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4%,森林蓄积达7300万立方米,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3000元,林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实现经济效益翻番的目标。安康林业大发展的全新蓝图已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