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依靠科技,兴林富民”建设目标,牢牢抓住科技支撑、科技示范、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四大重点,着力破解安康“大林业、小产业、低效益”的制约瓶颈,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品种升级、科技普及等建设力度,使全市林业经济发展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24.8亿元,林业增加值9.46亿元,分别增长11.5%、8.2%,对GDP贡献率达到7.58%,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992元。
科技支撑保障林业发力
科技是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利用科技支撑的原动力助推林业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迈进。近年来,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蚕研所、蚕桑站等林业技术科研单位认真贯彻省农林系统“万千百”工程计划,依托重点项目,创新发展思路,加大投资争取力度,保障林业高效发展。短短几年,先后为我市争取国家林业局竹林丰产培育、漆树良种高效栽培、油茶良种引进与示范等3个科技支撑项目,累计投资140余万元。通过支撑项目引资,争取地方配套投资1600余万元,建立实验基地,先后辐射带动旬阳、岚皋、白河、宁陕等县以发展早园竹、毛竹、雷竹、罗汉竹、慈竹等竹笋两用及观赏竹五大品种,累计建设面积达28余万亩。在平利县牛王沟村利用漆树丰产栽培和低产林改造技术,选育大红袍、金洲红、红皮高八尺等优良漆树品种建立示范园14970亩,以此辐射带动平利、岚皋、紫阳、汉滨等四县区开展丰产漆林管护面积达30余万亩。同时,2009年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引进长林系列油茶品种,在汉滨区恒口镇长行村建立油茶良种示范园300亩。并在汉阴、汉滨两县区凤凰山沿线改造低产油茶林2000亩,仅去年采摘油茶果160吨,加工油茶油9.6吨,为我市木本油料油替代菜籽食用油开辟了先河。几年来,通过丰产技术栽培,全市以及林果丰产栽培、竹林丰育等多项技术,推广桑、茶、板栗、核桃、枇杷、木瓜、茶叶、油桐、油茶、柑橘、生漆等11大类近120余万亩,使昔日低效经济林的产量效益大幅提升,仅去年全市经济林增加林业产值近4亿元。[NextPage]
典型示范引领农民增收
运用科技示范,典型引路带动了山区群众兴林致富。近年来以市林技推广中心为依托,县区、乡镇林业站为主抓,按照“一漆二油三果”,发展规模特色效益林业为重点,突出抓点示范,点、面、线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引领农民兴果致富,汉阴县涧池镇花果村,过去由于果树品种退化,管理粗放,病虫害蔓延,群众一度种果务果收益极低,导致果农毁果种粮。自2006年该村被列为市上林果示范点后,在市、县林业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先后建立起以柑桔、樱桃、梨、桃、李等品种为主的千亩优质果业基地,随着水果产量逐年增加,还相继建起村办果农协会,仅去年该村果农人均收入5000元。截止去年全村己累计发展果园面积达2200亩,使该村面貌焕然一新,进而实现“三季有花,两季有果,花果飘香” 的优美生态新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果村”。目前全县已建成了以柑桔、核桃、板栗等为主的林业科技示范基地达4乡8村17组,涌有林果专业户近1000户,累计面积逾6万亩,建成百亩以上的苗木花卉基地2处。汉滨区玉岚乡清泉村是一个三面环湖的典型村,近年依靠林业技术部门引进解放钟、大五星等良种大枇杷栽植500余亩,通过精心管护,如今良种大枇杷亩产达2000多公斤,收入过万元,农民真正尝到务果的甜头。经示范推广,目前已辐射带动全市发展大枇杷达5万余亩,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宁陕县把低产栗园改造作为科技示范点,加大改造力度,逐步扩大改造范围,使低产园板栗产量由改前每亩不足5公斤,一举增加到15公斤。全县累计改造和培育丰产板栗园面积达10万亩,年收入15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市、县区共培育科技示范点24个,示范户800余户,并培养出一大批经济林建设能人,为推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了“拔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的作用。截止2010年,全市果园面积累计达到191.93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18.95万吨,果业总产值5.61亿元,现在干坚果等经济林己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主导产业。
科技普及力促林业达效
实现林业大发展,出奇制胜靠科技。科技普及已成为我市生态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各级林业部门从开展科技培训入手,有计划、按步骤、分层次,分门别类进行培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去年全市共培训林农 1876场次,培训林农15.2万人,发放科技资料、书籍19.3万册(份)。其中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指导、工程监理的同时,结合科技之春月,每年组织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仅去年举办县区、乡镇经济林为主的各类培训达49场次3260余人,印送资料3300余册(份)。同时,去年该中心还派员先后深入到恒口镇油茶示范点和涧池镇洞河千亩柑橘示范基地,与农户面对面操作,手把手传授实用技术,“做给林农看,带着林农干”,使基地80﹪群众掌握了经济林栽培生产实用技术,示范效应大幅提升。旬阳县以集中培训狮头柑专技人员为重点,历时3年辐射带动全县建成狮头柑示范基地2万亩,投产后预计年产狮头柑达4000万公斤,产值超过1亿元。市委、市政府在号召启动大瀛湖、大汉江及城区周边绿化治理建设中,由于江湖两岸、城区周边土层瘠薄,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于是市、县区林业部门就抽派林业技术工程监理指导帮扶部门、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运用节水抗旱、高分子吸水剂、ABT生根粉泥浆蘸根、地膜覆盖、截杆等造林技术,按照“大坑大苗,一次成林”的工程措施,严把“坑、苗、水、土、管”等五大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工程造林,几年来累计高标准营造经济生态林达14万余亩,成活保存率达90﹪以上,使昔日这些生态脆弱区迅速披上新绿,形成片片绿洲,改善了生态面貌。[NextPage]
科技转化赢得丰硕果实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极大地了促进了我市林业建设的大发展,有效提升了林业产业质量与效益的双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林业科技战线依靠市县区乡镇三级210个林业(综合)站,800余名科技干部不畏艰辛,倾注林业,心系百姓,抓科技、促推广,重实效,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林业科技新成果。五年间,仅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蚕研所、蚕桑站等市直林业科研单位就先后研究实施了瀛湖林果丰产栽培示范与推广、良种大枇杷示范与推广、优质家蚕品种推广、大蚕地面育试验研究、陕南蚕桑新技术综合配套应用、桑树新品种“农桑14号”引繁与推广、油桐良种选育示范推广、油橄榄示范建设、漆树标准综合体示范研究、板栗保鲜储藏技术、林木质生物能源黄连木选育示范和秦巴山地植被恢复综合技术试验以及生根粉泥浆蘸根处理抗旱造林等24项示范推广项目。其中有十八项分获省政府科学技术与推广二、三等奖、三项获市政府一、二等奖。2008年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还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科技服务林改先进集体”称号。几年来,也连续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瀛湖绿化技术指导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和通报。同时,也多年被评为全市科技系统先进单位等殊荣称号。
林业科技任重道远。在林业攻坚征程中,还需要林业科技工作者们付出更大努力,做出更加辉煌的业绩,紧紧围绕特色经济林和“万千百” 工程这个主攻核心,积极投身重点区域绿化、产业建设主战场,立足科技,服务林农,让林业科技在安康大地璀璨闪光,最终实现兴林富民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