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林业局 > 专题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正文内容

拐枣花开香两岸

发布时间:2015-07-01 11:16作者:

六月的旬阳,适逢拐枣开花,粉白的花朵,如烟似雾,如梦如幻,把旬阳的山水装扮得格外妖娆。

我们沿着江南平坦的水泥路顺流而下,一眼望去,公路上下大片的拐枣树已经成林,盛开的拐枣花形成一道白色的花墙,象一条长龙镶嵌在碧绿的汉江两岸,成为旬阳一道独特的景观。

旬阳自古盛产拐枣。据有关资料介绍,陕西省拐枣主要分布在陕南的秦巴山地,陕南的拐枣主产在旬阳,年产2万多吨。早在1800多年前的曹魏时期,旬阳的拐枣酒就非常有名。据关口镇关坪村张学乾回忆,他童年的时候听一位老中医讲过关于拐枣的民间传说。相传曹操由于长年的南征北战,患上了严重的风湿关节痛,疼痛难忍,生不如死,传唤华佗为他诊治。华佗曾在旬阳采药治病,对旬阳民间用拐枣酒泡川芎治风湿早有耳闻,便将此方献给曹操,曹操命金州知府筹办。金州知府在旬阳遍访烤酒高手,将上等的拐枣酒泡上川芎,用泥封坛,从秦岭运送至关中。曹操得此旬阳拐枣药酒,日日享用,不久疼痛大为减轻,半年后竟然治愈了,由此对旬阳拐枣酒大加赞赏,并命金州知府大兴拐枣,从此拐枣在旬阳盛行至今。

美丽的传说远去了,留下的是在旬阳最为寻常的拐枣。栽植拐枣树,爱喝拐枣酒,成为旬阳人几千年来的习俗,在旬阳任何一个地方,山前岭后,房屋周围,江河两岸,总能见到拐枣树的身影。近年来,旬阳把拐枣列入退耕还林的重点产业来发展,在原有2万亩的基础上,新发展4万多亩,使全县总面积达到6万多亩,目前这4万多亩新栽的拐枣已长到碗口粗细,陆续开始挂果。

在棕溪镇王院村,支部书记陈分新站在一棵70多年的拐枣树前向我们介绍说,这样一棵拐枣树,一年要产鲜拐枣500800斤,要烤酒200多斤,产值3000多元。

在神河镇王义沟社区,朱忠千2005年栽植260株拐枣,2011年开始挂果,去年就产拐枣8000多斤,收入一万多元。

拐枣产业的兴起,吸引了众多的企业人士开发这一产业,目前,拐枣王酒、拐枣醋、拐枣饮料等产品相继投产上市,走俏省内外,在旬阳大地上刮起了一股拐枣旋风。

为了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旬阳县林业局在帮扶拐枣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园区外,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寻访“拐枣王”树活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传统产业中来。我们坚信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一定能在旬阳发展壮大,带给旬阳人美好的前程。

主办单位:安康市林业局 联系电话:0915-3213118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6714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37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