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林业局 > 专题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正文内容

富民强市林争先

发布时间:2016-01-07 07:25作者:

“要用钱,就养蚕”,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安康群众中流行的一句神气话。如今,这神气话被转唱成了“要致富,多栽树”,对于不少转产林业的老板来说,这是个不小的“硬道理”。2014年,全市林业产业总值达到82亿元,安康林业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步伐不止于让城乡变美、生态变好,还让林业增效、林农得惠。

“美丽”正在路上

以“以粮为纲”时代,人们对林业产业这个概念基本是模糊的,那时候砍树卖钱靠山吃山,桑、麻、耳、漆、茶、果统统称为林副产品。由于是“副”产品,干部群众没把它放在心上,经济林都是零零星星不成规模,林果树栽不栽的活长不长的好没人管理。现在,要把茶树、果树当作庄稼一样管护,把林业当作产业来发展,把“绿被子”变成“红票子”已成为安康人的共识。

流金似火的盛夏刚刚过去,丰硕秋收的季节款款而来。走近安康山林更能感受到“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的魅力。依托丰富山地资源的安康林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细听细品才能感受其鼓点与节奏。

安康林业资源2878万亩,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1.6%,其中又以680万亩的经济林产出了82亿元的林业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1.9%,林农人均生产收入298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8%。这一串数字潜力巨大,不足也明显。

在“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发展思路的激励下,安康林业始终坚持以国土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山林经济六大产业建设作为林业转型升级的契合点,着力将传统林业向生态林业、民生林业转变。正如市委书记郭青在岚皋县调研时强调:“要深入探索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有效方式和路径,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也正如他在3年前对话《陕西日报》时说出的那句饱含深情和诗意的话:“山林经济既是美丽的,也是富裕的。”

将传统林业由资源型向生态型、产业型的现代林业升级,是历史的必然进程,既靠典型引路又要整体推进。建设涵盖不同树种、各具优势特色的林业产业,探索多种组织形式、多种经营模式的业主林业,带动山林经济全面发展,对安康林业而言,有基础,有条件,已经在路上。

企业是台柱子

林业产业建什么?谁来拿钱建?怎样建?

借鸡生蛋,引企为媒。这是安康在发展林下经济中最重要的探索。

日前,笔者在汉阴县双乳镇的千余亩核桃示范园区里看到,工人们有的在收捡脱皮加工的鲜食青核桃,有的正在抢时间渡雨整地,一派繁忙景象,企业负责人说要抢在10月底前把县林业局免费扶持的20万株油用牡丹苗子套栽下去。这是汉阴县林业局以企为媒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园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有近200家企业投资林业产业建设,投资总金额达40多亿元,新建茶叶、核桃、牡丹、特色林果基地74.73万亩,建设林业园区达157个。依托企业,采取园区+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87个,带动2.6万户农户走上致富路。

为破解产业建设资金问题,市县林业部门创新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山林经济实施意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发展林业产业。整合林业重点工程和财政专项,对连片发展茶叶、核桃的优先安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补植补造和造林抚育项目;落实省上干杂果基地资金,对新建和改造核桃园分别给以100元、50元每亩的扶持补贴;切块1000万元山林经济发展资金,对评选出的每个园区企业给予50万元以奖代补。利用有限的公有资金,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工商资本投入产业建设,基本实现财政项目投资1元拉动社会投资100元的发展格局。

经市林业局联系引荐,北京和灵投资股份在安康斥资开办陕西天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设股收购大户基地,收租土地用于种植油用牡丹。两年来,该公司已投入资金1亿多元,发展油用牡丹规范化种植8000多亩,建成的种苗繁育基地年产牡丹种苗2亿株。

汉中籍老板陈亚民,曾在汉滨区大河镇当过插队知青,为回报他的“第二故乡”,2011年开办轩诚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汉滨区大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面积5000余亩,主要以核桃为主导产业,兼营林下畜禽养殖3万只,林下种植魔芋、黄花、中药材、豆类等经济作物1000亩,并规划开展恒河中上游乡村生态旅游。

招商引企、奖补扶持,不仅破解了发展难题,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建设的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林业产业建设投资中民间资本高达7.8亿元。

如今,全市以茶叶、核桃等为主的林业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富硒茶饮、绿化苗木、林下种养、特色林果、苗木花卉、蚕桑丝绸、休闲旅游等山林经济六大产业各显其能,林产品总产量达29.6万吨,到今年底这一数字将被刷新,林业产业总值可望突破百亿大关。

  

催生“全链条林业”

以第一产业的种植养殖为基础,联结第二和第三产业,引入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相关的文化、旅游、配套服务,进行全链式的产业综合发展行为,这正在成为安康林业的一种正向状态。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农业生产附加值,提高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安康市历经五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经营权姓啥归谁的老框框被打破,随之林地、园地流转力度速度也不断加大。林改后,全市建成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9个,集体林地承包到户达到95%以上。完成林地园地流转120万亩,落实林权抵押贷款5470万元、实施森林保险1195万亩,6个县获评全省林改先进县。

山定权人定心,土地、山林被松了绑,激活的是要素,提高的是效益。

我市林业经过多年发展,许多产业小有名气。汉滨区的核桃和油茶基地是国家级的示范区,岚皋和平利的生漆也是国字号的“金漆”,紫阳、平利富硒茶更是撑起农业的天空。围绕“美丽富裕”目标,市县林业部门把贯彻落实的着力点放在了林业转型升级上,一方面引龙头发展规模经营,一方面强基地提质增效,在做强产业链条、创新品牌服务的同时,以“三产融合”为主要内容的林业新业态逐渐成形。各县区在瞄准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普遍采取强村大户战略,每年推进一批万亩镇、千亩村和百亩专业大户,一批林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林业产业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走进紫阳、平利的山山岭岭,成片成带的山地生态茶园,引人注目,蔚为壮观。全市400多家茶企、11个精制茶厂,春、夏、秋三季都制茶,安康富硒茶不再拘泥于毛尖翠峰,还推出红茶、白茶、黑茶和茶粉饮料,茶艺、茶文化、茶生态、茶旅游把产业链拉得更长。瀛天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在瀛湖天柱山建成首家首家核桃良种培育、种植、加工、销售、实训基地,企业每年培育推广核桃良种穗条10万米,开展核桃嫁接技术服务500多人次,来园区观摩考察和交流培训活动的一茬接一茬。汉阴县伟林农林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富硒有机核桃,加强自主科技研发,园区里1500亩的薄壳核桃陆续进入挂果期,林下发展药材、魔芋、食用菌和养殖,还有一块面积不小的樱桃园让双乳镇的乡村游声名渐起。受益于市林业产业中心和旬阳县林业局的帮扶指导,旬阳县江森源公司主打油用牡丹产业开发,现已形成了集牡丹良繁、种植、加工和生态农庄为一体的木本油料产业园区,公司研制的牡丹花茶、花蕊茶首次亮相安康硒博会就惊艳全场,牡丹油成为安康富硒食品新宠。

一产作特、二产作优、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培育推动创新发展,林业的融合发展为安康现代林业带来一派新景象。

多重效益给力林业上台阶

20157月,国家林业局发文公布,岚皋县荣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成为陕西省六强和全国127个示范基地之一。8月底,宁陕县第四次走进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以其“加快林下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经验在会上交流推广。10月,省林业厅将在安康召开全省林业产业工作会议,并与我市签订“陕西林业生态产业示范市”合作协议。

这是荣誉,更是机遇!这标志着宁陕、岚皋两县林下经济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我市林业产业发展迎来省市联手共建的蜜月期。

林下经济是安康山林经济的最大亮点,是实现循环发展的重点和根本方向。全市狠抓林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导推广套种套养,建立起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相景观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目前,全市共建成茶叶基地62万亩、核桃120万亩、木本油料240万亩、其他经济林258万亩。实施林下种养80万亩、畜禽养殖1232 万头,发展食用菌7000万袋,乡村旅游及森林公园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生态旅游综合收入近4亿元。

镇坪县林下药材非常丰富,一般通过半野生抚育就可以实现适度规模的经营采收,林药种植和林下野生动物驯养是该县林农的传统致富项目。在白河,原来不起眼的木瓜,经过良种繁育被发展成特色林果,成了农户致富的“香果果”。秋末冬初,旬阳冬青果园的狮头柑将迎来络绎不绝的采摘客,与春天里段家河的樱桃花形成呼应。据该县林业局介绍,狮头柑是旬阳的特有品种,在省外乃至北京的果品推介会上很受喜爱,李克强总理在旬阳调研时还亲自掏钱购买。

“安康山林经济涵盖广泛,最值得关注的是分布在城镇周边的特色林果和苗木花卉产业,它们属于城市近郊都市型,不仅致富林农,还为市民提供了假日休闲目的地”。市林业局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全市已逐渐形成林上与林下、产业与休闲一体化的绿色发展格局,林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农民收入在不断提高。”

富民强市林争先,安康的林下经济大任在肩。

 

 

主办单位:安康市林业局 联系电话:0915-3213118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6714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37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