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坪县钟宝镇新坪村的板栗迎来大丰收,漫山遍野的板栗树上,一个个“小刺球”沉甸甸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捡起一粒粒掉落的板栗,麻利地去掉外壳,装进袋子。“今年我们村上完成板栗低产林改造200亩,每亩产量可达300斤左右,每亩能给村民带来近1000元增收”,村党支部书记颜继富高兴地说。
近年来,安康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发展林业产业经济为突破口,逐步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成为老百姓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林上采“金” 生态经济双丰收
拐枣作为旬阳富民强市的战略产业、乡村振兴首位产业,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鲜果1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0%,研发出拐枣饮料、拐枣酒、拐枣醋、拐枣汁等20多种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今年1月,旬阳市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拐枣之乡”。
段家河镇弥陀寺村种植拐枣就是旬阳发展拐枣产业的一个缩影。2017年,弥陀寺村积极发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上大大小小的拐枣树,目前该村建园2000亩以上,挂果达1000余亩,年产值200余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2500余元。拐枣已成为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的“摇钱树”。
木瓜作为白河县重点发展的一项绿色友好型产业,广泛种植于2000年退耕还林时期,先后打造出了“白河木瓜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富硒木瓜示范基地”等公共品牌,开发出木瓜白酒、果醋、护肤品等20多种木瓜系列产品。
宋家镇木瓜栽培素有悠久历史,该镇宋生会是双喜村七组一名退役军人,多年来潜心摸索木瓜酿酒技术,带着这份军人“倔强”,成功酿制出口感绵醇、清香怡人的中高度系列木瓜白酒,已成为当地有名的酿酒土专家,前年他注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每年除了土地流转费外,光支付务工工资就已经4万多元了”,看着木瓜树上挂满了“幸福果”,宋生会露出了灿烂笑容。
植绿成金。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安康坚持立足自然禀赋,因地制宜找准路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通过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产业、低产林改造等系列措施,积极寻求生态增值与农民增收最佳结合,形成了核桃、油茶、拐枣、木瓜、板栗等一系列生态富民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林下掘“金” 添绿增收两相宜
宁陕县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中蜂养殖、蜂产业文化展示、蜂产品及林特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合作社现有种质资源蜂群3000余箱,年可提供种蜂群1000余箱,优质生态蜜3万公斤以上。
“目前年销售达300万元以上,采购方大多都是常州企业直接订单采购的,苏陕协作为我们蜂蜜销售帮了大忙!”理事长周世红高兴地说道。通过产业带动,让当地养蜂人走上了“甜蜜”致富路。
化绿生金。近年来,全市积极盘活林地资源,深度挖掘林下生态空间,通过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大力培育林药、林菌、林芋和林蜂、林麝等“林下+”经济,不断拓宽林下经济发展渠道,蹚出了一条向“林下”要经济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
林中淘“金” 绿色生态现红利
走进马盘山的大门,微风习习,让人心旷神怡,挂满林果的树木,给人带来别样的美感。
“我们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荒山变为青山,保护好当地生态是马盘山人追求的生态梦想”,平利县马盘山森林康养基地负责人指着远方绿色介绍到。该基地先后获得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森林自然体验基地、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森林覆盖率高达95%,气候宜人,已成为陕南片区一张靓丽的森林康养旅游名片。
“为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市级层面出台了《安康市林业产业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浅山川道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带、中低山林下经济产业带、中高山森林康养及储备林建设产业带,呈现出“漫天繁星照亮夜空”的新发展格局。”安康市林业局陈元安说。
绿色,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安康久久为功的潜心守护。三年来,安康牢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为实现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以“绿”为底书写建设高质量生态美绿的安康林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