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林学会在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以“走进大巴山 探秘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巴山地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旨在加深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活跃林业学术氛围。市林业局、市科协有关领导参加活动。
科考组以珍稀濒危植物、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为主要对象,先后对化龙山保护区的浪河、主峰等区域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拍摄了大量影像资料,记录了种类、特征、生境等基础数据,并参观了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展厅,多维度了解保护区生物资源状况。
经初步统计,科考组记录了象鼻兰、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春兰、蕙兰、七叶一枝花、长序榆、中华猕猴桃、红隼、眼纹噪鹛、画眉、金裳凤蝶等国家二级保护动植物,头蕊兰、斑叶兰、大花斑叶兰、火烧兰、大血藤、水丝梨、青钱柳、宝兴吊灯花、胶质刺银耳等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以及水晶兰、松下兰、筒鞘蛇菰、顶喙凤仙花、菜花原矛头腹等其他多种珍稀、观赏、药用动植物。
本次科考由安康市林业局、安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安康市林学会承办,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协办,共30余位专家会员参加。通过开展科学考察,进一步加深了对巴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了解,对科学保护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