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产地。近年来,我市坚决扛起国有林场振兴时代使命,聚焦国有林场主责主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为主线,积极探索打造具有现代管理经营模式的国有林场样版,为全市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种苗建设“小切口”,撬动林场发展“新引擎”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改革试点典型案例
平利县位于安康市东南部,东连湖北省竹溪县,南靠镇坪县和重庆市城口县,西接岚皋县,北邻汉滨区和旬阳市,国土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辖 11 个镇、15 个社区居委会、137 个行政村,人口 23万人。2023年生产总值110 亿元。平利县人文历史悠久,是女娲文化的重要源发地,被称为“女娲故里”。
一、基本情况
千家坪林场始建于1975年10月,位于陕西最南端、大巴山北麓,分别与镇坪县、岚皋县、重庆市城口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现有在岗职工36人,为公益一类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林场经营管护总面积43.01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10.8%、占全县国有林地面积53.6%,森林覆盖率89%。林场苗圃位于平利县八仙镇龙山村,541国道从苗圃穿过,交通便利。苗圃总面积350亩,现有日光温室544平方米,已建成业务用房308平方米、机具和种子库房30平方米、晒场100平方米。目前主要培育有珙桐、庙台槭、红豆杉、华山松等苗木,服务珙桐良种基地建设和珍稀物种极小种群保护研究项目。
二、改革背景
目前,千家坪林场因机构调整、职能变化等原因,人员队伍老化严重,无法补充年轻富有活力的专业力量充实队伍,专业性人力不足,加之基层巡护人员紧缺,巡护林压力较大,林场职工仅仅能立足于本职工作。同时由于当前试点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缓慢滞后,难以适应集体林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这些问题如未得到彻底解决,直接影响了集体林改的深入推进,无法保障千家坪林场种苗产业发展的活力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经验做法
(一)把好试点林场建设“航船舵”。为确保试点林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和林场稳定发展,一是平利县千家坪林场成立了试点林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场长任组长,支部书记、副场长及各护林站负责人为成员,进一步强化试点建设的组织保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为统一思想和达成共识,召开场班子会认真研学上级方案精神,班子成员分别深入基层护林站同职工交流探讨听取意见建议。三是组织召开全场职工大会后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及奖励激励机制实施方案和平利县千家坪林场德能勤绩廉量化考核表,并按照程序上报县深改委审议批准。四是为助力“种业振兴”,探索建立完善的国有林场种苗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委托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正加紧编制试点建设林场实施方案,为实现试点林场建设目标任务嵌入稳定方向的“航船舵”。
(二)树牢试点林场建设“风向标”。一是紧紧围绕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对种苗的需求,着力完善千家坪林场中心苗圃的道路、灌溉、电力等生产基础设施;二是加强土壤平整和改良,配备现代化育苗机械设备,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完善种苗生产条件;三是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开展珙桐实生育苗技术标准(安康市地方标准)修订,申报陕西省珙桐无性系育苗技术规程(陕西省地方标准)和市场紧缺的庙台槭、红豆杉等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种苗生产任务,弥补生态修复用苗社会参与度低、育苗面积减少而造成的种苗产能不足。
(三)唱响试点林场建设“主打歌”。依托国家珙桐良种基地建设,积极完成年度项目建设。2023年良种基地建设资金投入89万元,完成了麦坪作业区2250亩母树林定株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重点综合改造;新建珙桐示范林30亩,优树子代测定林40亩;采集加工、储藏珙桐种实1000公斤;珙桐繁育苗1亩;抚育管护2018年-2022年改造的珙桐母树林2250亩、珙桐示范林124.5亩,优树子代对比试验区20亩,实验林10.5亩。2024年良种基地建设资金已下达70万元,目前已经编制完成了实施方案,上报主管部门评审,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下一步,千家坪林场将抢抓改革机遇,依托国有林场开展林木良种基地、种质资源库和保障性苗圃建设,积极打造现代种苗繁育基地,不断推进国有林场林木种苗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种业振兴”。
勇立潮头风帆劲、服务集体林路宽
---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改革试点典型案例
为推动国有林场主动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聚力打造林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营样板,不断提升集体林经营水平,有效带动脱贫人口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一、基本情况
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位于安康市岚皋县,是县财政全额预算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场部内设党政、天保、生态修复等三个办公室,下设7个基层管护站,现有干部职工71名,全场总经营管护面积46万亩,是以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为主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二、改革背景
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林场年度预算全面纳入财政,自身无结余资金,仅凭每年争取的专项资金支撑,无法形成长期化、持续化、重点化投入帮扶机制,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难以巩固,在推动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方面内生动力不足;同时受制于农林项目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部分村集体发展意愿不足,加之林场参与经营受政策所制约,开展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迫在眉睫。
三、工作成效
(一)精心组织,瞄准定位。按照全省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围绕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国有林场要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优势,结合自身职责、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等因素,积极探索出林场+企业+村集体集体林权运营新模式,通过前期大量考察、研判,确定了在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的前提下,依托本地林业资源特点,重点发展以黄连、天麻为代表的精品种植与加工一体化绿色产业建设,带动林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二)稳定推进,规划先行。“磨刀不误砍柴工”。为确保黄连、天麻种植产业有序稳步发展,我们立足“富规划 穷建设”的工作理念,把规划做深做细做全,并委托第三方设计公司编制试点建设林场实施方案,按照确定的试点建设类型,明确了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场村联合,项目托底。为全力推进试点建设任务,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相关领导专题汇报,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照顾绿灯放行,在资金上统筹协调配套,对自愿参与国有林场+企业+村集体+农户等联户经营新模式,“场村共建”的集体和企业,林场每年积极筹措不低于100万元的帮扶资金或项目用于产业发展,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企业发展。
(四)措施得力,全程服务。在明确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象后,为扶持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在项目进行伊始,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班子成员及相关股室为成员的工作专班,聚焦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国有林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经营新模式,实行“组长”带头、专班跟进,全程参与服务与管理的具体事项,积极推进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五)强村富农,成效显著。目前,已联合企业在滔河镇、佐龙镇集体林建成黄连产业基地500余亩,每年新增50亩以上连片种植,形成从育苗、种植、初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年带动用工100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天麻产业作为该场推动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联农助农的主推产业,目前已引进一家企业在石门镇芙蓉村和国有火山林区建立了实验基地进行育苗和试种,并计划在今年完成育种4亩、试种商品天麻50亩。
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积极探索国有林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联户经营新模式,通过股份合作、托管、租赁经营等方式,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林农结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探索联合经营和利益分配机制,统筹推进国有林场与周边地区生态、经济、社会融合发展。